小仙女今日重點新聞
貿易戰打趴老美2品牌!專家爆美企悲劇恐連環爆
匯損傷很大 壽險業找顧立雄求援
國泰世華 爆停卡11萬張 主動清呆卡 中信再奪刷卡王
貿易戰打趴老美2品牌!專家爆美企悲劇恐連環爆
2019年01月14日 00:01 中時電子報 吳美觀/整理報導
大陸消費者選邊站,使得iPhone、星巴克在當地紛紛落難。(中新社)
由於對中國大陸經濟的疑慮,繼蘋果早先大砍營收預測後,美國咖啡巨擘星巴克可能淪為下一位苦主。儘管美中已展開貿易協商,但仍沒有挑戰性的突破,財經名嘴Jim Cramer也示警,隨著雙方僵局未解及大陸民族主義抬頭,消費者已開始選邊站,搶進大陸的美國品牌可能接連遭受打擊。
CNBC財經節目主持人Jim Cramer表示,中國大陸消費者開始選邊站了,這對在大陸的美企而言並非好消息,即使許多公司的股價近期出現反彈,也只是反映貿易協商可能有所進展。目前運動服飾業者NIKE及飛機製造商波音等,尚未明顯受到貿易戰波及而拖累營收,股價相對有撐。
他認為,衡量美中貿易談判進展的好壞,要觀察美國運通、蘋果以及航太航空業,尤其後者牽涉多家公司,如果大陸能下大筆訂單給波音,將是對美國展現最佳誠意的做法。
Cramer坦言,目前中國大陸經濟非常棘手,且北京當局變化莫測,很難理解下一步想怎麼做、會怎麼做,這或許是「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」,但在進入黑夜之前,就急著預測破曉時的光景,顯然是不明智的。
蘋果本月初警告,iPhone 銷售不如預期而下修財測,部分原因歸咎於大陸消費者的需求下滑;無獨有偶,高盛也下砍星巴克股票評級從「買進」降至「中立」,股價則由75美元下調到68美元,理由是擔憂大陸經濟放緩而使銷售疲軟。
外媒11日引述消息人士指出,中國大陸3月將把今年經濟成長目標從去年的6.5%左右,下調至6∼6.5%,顯見經濟往下的壓力相當大。
(中時電子報)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190114000007-260410
匯損傷很大 壽險業找顧立雄求援
2019年01月14日 04:10 工商時報 彭禎伶/台北報導
2018年各月壽險業匯兌成本
匯兌成本節節升高、傷及壽險業「根本」,在富邦人壽董事長蔡明興登高一呼下,壽險業「五王一后」將在農曆年前面見金管會主委顧立雄,為外匯準備金爭取「第二桶金」,建議先借用不動產增值準備金、醫療險停效準備金、併購壽險準備金及死利差互抵準備金,盼金管會給壽險公司一條活路。
「五王一后」包括蔡明興、國泰人壽董事長黃調貴、南山人壽董事長杜英宗、中國人壽董事長王銘陽、中信金控總經理吳一揆與新光人壽副董事長李紀珠,在顧立雄確定留任金管會後,希望爭取在農曆年前能會面,即早敲定未來方向。
近年新台幣匯率變化愈來愈大,加上台美利差擴大,造成年化避險成本逼近3%,擁有新台幣逾16兆元海外投資部位的壽險業,面臨新台幣「升值也痛、貶值也痛」的窘境,去年前11月壽險業避險成本高達2,008億元,估計全年至少2,200億元以上,且每年花出去的避險成本「一去不回頭」,不會因新台幣回貶就能沖回。
匯兌成本節節升高、傷及壽險業「根本」,在富邦人壽董事長蔡明興登高一呼下,壽險業「五王一后」將在農曆年前面見金管會主委顧立雄,為外匯準備金爭取「第二桶金」,建議先借用不動產增值準備金、醫療險停效準備金、併購壽險準備金及死利差互抵準備金,盼金管會給壽險公司一條活路。
「五王一后」包括蔡明興、國泰人壽董事長黃調貴、南山人壽董事長杜英宗、中國人壽董事長王銘陽、中信金控總經理吳一揆與新光人壽副董事長李紀珠,在顧立雄確定留任金管會後,希望爭取在農曆年前能會面,即早敲定未來方向。
近年新台幣匯率變化愈來愈大,加上台美利差擴大,造成年化避險成本逼近3%,擁有新台幣逾16兆元海外投資部位的壽險業,面臨新台幣「升值也痛、貶值也痛」的窘境,去年前11月壽險業避險成本高達2,008億元,估計全年至少2,200億元以上,且每年花出去的避險成本「一去不回頭」,不會因新台幣回貶就能沖回。
富邦人壽去年底增提外匯準備金30億元,但預估今年避險成本會更高,因此蔡明興在10日中午緊急約集王銘陽、杜英宗、李紀珠等人,商討如何向金管會爭取擴大外匯準備金規模,才能彈性降低避險比重,將每年避險成本控制在1,500~1,700億元以下。
新光人壽主張用當年投資性不動產用市價開帳後,保留20%增值利益作為不動產增值特別準備金,「借」來擴大外匯準備金,這部分如新壽約有50多億元,國壽有上百億元,富邦及南山、中壽等則各有數億元到數十億元。
中壽及南山等建議可多增加來源,例如動用醫療險停效準備金,即保戶未繳保費、保單已停效,但保險公司仍舊提列的準備金;二是併購壽險公司時,會提列在帳上的併購利益準備金;三是死差與利差互抵後的死利差特別準備金,這三項中以死利差準備金額最大,各公司有數百億元到上千億元。
五王一后將代表壽險業向顧立雄爭取此「紓困」措施,即借資金來擴大外匯準備金,以暫時度過這段台美利差過大、匯兌成本過高的特殊期間,避免過多的匯損會傷及壽險業體質。
(工商時報)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90114000190-260202
國泰世華 爆停卡11萬張 主動清呆卡 中信再奪刷卡王
國泰世華銀擁台塑等聯名卡,有效卡數高居第一。資料照片
【廖珮君╱台北報導】信用卡雙雄戰,中信銀上演「王子復仇記」!據金管會統計,儘管國泰世華銀2018年11月停卡逾11萬張,有效卡數仍贏中信銀,但簽帳金額居於下風,中信銀單月簽帳金額427.4億元,小贏2000多萬元氣走國泰世華,國泰世華銀連續第4個月敗給中信。
在國泰世華銀拿下好市多聯名卡後,過去兩年多來,國泰世華銀一路「壓著」中信銀打,中信銀漸漸失去「刷卡王」榮耀。
中信LINE Pay卡加持
但中信銀在2017年底拿下LINE Pay聯名卡後,重新奠定信用卡市場地位,2018年除了6月繳稅季節性因素大贏國泰世華銀外,自去年8月開始,中信銀單月刷卡418.48億元,以7.16億元險勝國泰世華銀的411.32億元。9月中信銀更進一步拉開差距,9月中信銀刷卡額達385.81億元,進一步以37.27億元贏過國泰世華銀的348.54億元。
10月國泰世華銀雖拉近距離,但中信銀仍以6億元氣走國泰世華銀,11月國泰世華銀繼續緊追,但還是以0.26億元的小幅差距,飲恨輸給中信銀,不過距離已經明顯拉近。
換言之,中信銀已連續第4個月奪下刷卡王寶座。
若以去年前11月刷卡額來看,國泰世華銀累計刷卡總額是4522.73億元,仍領先中信銀4411.66億元,有111億元的差距,但銀行主管說,12月聖誕節刷卡旺季,中信銀可以好好把握,不排除中信銀今年刷卡額可以「逆轉勝」,重新奪回刷卡王寶座。
中信銀靠LINE Pay卡重振信用卡市場地位。
國泰世華銀清理呆卡
據金管會統計,2018年11月國泰世華銀單月停卡11.54萬張,金管會官員解釋,這是因國泰世華銀大舉清理呆卡所致。這也是國泰世華銀第3年,因為清理呆卡,而使單月爆出超過10萬張的停卡數。
根據數據顯示,國泰世華銀在2016年11月當月停卡了12.14萬張,2017年8月停卡12.73萬張,2018年11月也停卡11.54萬張,等於連續3年,國泰世華銀都會在下半年,或是第4季清理呆卡。
也因大舉清理呆卡,國泰世華銀去年11月流通卡數減少5.24萬張、降到632.1萬張的3個月低點,有效卡率(有效卡數/流通卡數)提高到73.4%,較10月72.4%,提高了1個百分點,也高於全體發卡行平均67%。
銀行主管分析,中信銀、國泰世華銀前兩大發卡行,流通卡數都高達600多萬張,若可以清理呆卡,降低流通卡數、提高有效卡率,對銀行而言,可以降低成本、也可以讓資源更集中在真正刷卡的持卡人。
據統計,2018年11月流通卡數,中信銀仍以681萬張居冠,國泰世華銀則是632萬張次之。
除中信、國泰世華有龍頭之爭,2018年因元大銀合併大眾銀、澳盛銀併入星展銀,這2家銀行整併後,也掀起信用卡搬風,民眾忙著換卡。
國泰世華銀大舉清呆卡,2018年11月停卡逾11萬張。
元大併大眾忙著換卡
根據金管會統計,由於2018年11月因元大銀合併大眾銀,澳盛銀併入星展銀、及國泰世華銀清理呆卡、加上中信銀狂發信用卡(包括百貨聯名卡、中油卡、LINE Pay卡等)等4大因素,讓國內信用卡去年11月單月發卡和停卡數暴增,各達62.8萬張、及48.7萬張,各創下近3年新高。
元大銀11月單月發卡數達10.4萬張,星展銀單月停卡10.3萬張。
銀行主管說,因元大銀合併大眾銀,讓大眾銀卡友全部都轉成元大銀的鑽金卡;星展銀部分,6~7月澳盛銀卡友先轉成星展銀卡,合計2個月先增加發了15萬張卡,而11月則一次停掉10萬張。
資料來源:https://tw.finance.appledaily.com/daily/20190114/38231575/
<以上為新聞轉貼,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>
台指期貨選擇權手續費、國外期貨手續費專案
立馬搜尋APP
搜尋【康和期貨線上開戶】
或手機點此網址下載
安卓Android:https://goo.gl/rw1wwx
營業員務必填寫:陳米穎 即可享有低價手續費專案
心動洽詢
請直撥專線0905-785-926
或加line:chmiy
❀康和期貨股份有限公司❀
業務員:陳米穎
手機:0905-785-926
專線:02-2717-0551
電話:02-2717-1339分機:362
Line ID:chmiy
E-mail:mi-ying.chen@concords.com.tw
地址: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143號5樓
期貨許可證照字號:107年金管期總字第004號
【警語】
1.任何系統參數需由交易人自行設定。
2.過去的績效數據並不代表未來獲利,交易人還是要依據本身狀況做好審慎評估。
3.國外期貨交易之商品須經主管機關之核准。
4.期貨及選擇權交易具低保證金之高度財務槓桿特性,在可能產生極大利潤的同時;也可能產生極大損失,交易人於開戶前應審慎考慮本身的財務能力及經濟狀況。
5.網路系統下單有一定風險,資料內容因錯誤、延遲、或更新傳輸中斷,導致交易損失,交易人應自行負擔,請交易人自行判斷與評估並留意控管風險。
6.在交易極為活絡情況下(所謂快市),撮合之價格上下變動會相當迅速,交易人所委託之停損及移動停損單在被市場成交價觸及時,系統可能無法立即判別執行或延遲執行。詳細請參考停損委託單風險預告書暨使用同意書。
7.此文宣使用時限為即日起至一年有效,逾期則自動失效。
留言列表